DB21∕T 3994-2024 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监测技术规范(辽宁省)
ID: |
91465581DF6B4A83A91DBB76AA066D2B |
文件大小(MB): |
0.24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16 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3994—2024,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监测技术规范,Guidelines for quarantine surveillance of,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2024 - 07 - 30 发布2024 - 08 - 30 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1/T 3994—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盖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盘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喀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明、江冬、王昭、孟威、宋国柱、吴元华、鲁旭鹏、王宇颖、金伟、李萍、,徐清云、吕广辉,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沈阳市于洪区长江北街39号),联系电话:,024-86807697,DB21/T 3994—2024,1,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监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的监测依据、,监测工具、疫情监测、诊断与鉴定、监测报告、标本保存与处理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 2964 植物病毒检测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监测依据,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杆状,宽约18nm,长约300nm。病毒通常,在种子中存活数年,种子萌芽时侵染幼苗嫩叶和顶芽,逐渐扩展至茎杆、果实系统感染植株;也能随种,子和机械摩擦、嫁接、搭架绑蔓、修枝打杈等农事操作在田间快速扩散。该病毒可引起番茄植株花叶,花梗、花萼和叶柄出现褐变坏死条斑,果实出现黄色斑点、变褐、表面皱缩、有斑纹、果实减少。其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和典型症状等是该病毒监测的重要依据,5 监测工具,剪刀、铲子、手套、取样袋等,6 疫情监测,监测准备,收集当地番茄、辣椒等茄科植物的种植情况,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发生情况等相关资料;制定简便,易行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监测计划,监测作物,监测作物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烟草等茄科植物,DB21/T 3994—2024,2,监测区域,6.3.1 未发生区,重点监测从疫情发生区调入茄科种苗及产品的地区,境外茄科引种种植区,茄科科种苗繁育基地、,出口茄科种子生产基地及周边等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主要监测是否传入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6.3.2 发生区,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代表性地块和边缘区。主要监测多年种植寄主植物并有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发,生历史的地块和疫苗来源的育苗基地。监测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监测时期,在茄科作物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等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显症期分别进行2次~3次调查,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茄科的生育期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重点开展结果期监测,监测方法,6.5.1 未发生区,6.5.1.1 访问调查,向菜农、农资经销商、农技人员等相关人员询问有关茄科作物果实变褐皱缩和花叶情况,初步了解,疫情可能发生地点、时间、危害情况。对询问过程中发现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可疑发生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6.5.1.2 田间踏查,对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可疑发生区和其他高风险茄科作物种植区,在生长期进行2次~3次踏查,观察田间有无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发病症状(见附录A)。调查面积应占可疑发生区和其他高风险茄科作,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20%~30%,6.5.1.3 定点调查,在访问调查和踏查过程中,发现可疑疫情需进行定点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发病株率与病果率,6.5.2 发生区,6.5.2.1 发生区范围监测,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方法(具体方法见6.5.1.1和6.5.1.2),监测发生区的范围变化,6.5.2.2 发生区发生动态监测,采取定点调查法(具体方法见6.5.1.3),每县(市、区)选10个调查点,每7d调查1次,整个生育,期调查4次,7 诊断与鉴定,DB21/T 3994—2024,3,田间现场诊断,主要检查叶片、花梗、花萼、叶柄和果实,观察是否出现病毒危害症状。叶片和果实发病且符合典,型症状的可直接判定,室内鉴定,7.2.1 采样,经现场诊断,不能确定为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用剪刀剪取具有典型症状的叶片、果实或用铲子,挖取疑似症状植株等植物样本放入采样袋,袋内应附有标签,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标签应记录好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发病症状及发病面积等必要信息,7.2.2 方法,采用RT-PCR法。鉴定步骤应按照SN/T 2964的规定执行,8 监测报告,详细记录监测结果,记载调查地点、时间、寄主植物名称、发生面积……
……